潍宿高铁全线首个上跨铁路转体实现精准对接!
琅琊新闻网讯 8月28日上午,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潍宿高铁郯城沭河特大桥上跨胶新铁路2×72米T构梁,顺利完成转体作业,实现精准对接,这是潍宿高铁全线完成的首个铁路转体,标志该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箱梁架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午8时,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胶新铁路“施工天窗”准时开启,转体施工全面展开。在2台牵引设备的带动下,梁体开始以每分钟约1度的速度,在空中拉开了精密对接的序幕,按照逆时针平稳转动。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纠偏系统实时监测桥梁姿态,每30秒采集一次数据,确保桥体在铁路上空平稳“走位”,将轴线偏差严格控制在1厘米之内。梁端每转过5米进行一次复核微调,最后距设计位置1米范围内采用“点动”操作精调就位,保障转体施工顺利完成。
沭河特大桥上跨胶新铁路位于胶新线郯城站至归昌站区间,临近既有线西侧。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本次转体的T构梁体总长145.5米,转体角度51°2′23″,轨面标高56.652米,纵坡10.5‰、-15.5‰,逆时针方向旋转,转体重量9683吨。该转体施工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结构自重高。对此,参建项目精细策划,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采用“试转+正式转体”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转体前先进行9°试转,采集关键数据进行综合验证,随后进行42°2′23″的正式转体。技术人员对转体系统各项参数进行反复调试和校验,全面检测牵引系统设备性能,开展多工况转体模拟,为正式转体提供充分技术保障。
据中铁上海局潍宿十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兼二分部经理孙文亮介绍,自开工建设以来,中铁上海局管理团队坚持落实郑济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智能建设理念,以自动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化监控为保障,通过智慧管控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巡检分析,提高了管理工效,推动了该标段的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潍宿高铁是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胶东半岛与长三角间交流的便捷通路、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其中,临沂段已全面展开桥梁下部结构、连续梁、箱梁预制及架设作业,路基工程稳步推进软基处理和土方填筑施工。项目建成后,有效完善地方区域路网布局,极大便利沂蒙老区群众出行,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运河 安连荣 通讯员 姚庆国 陈一帆 王文青
[责任编辑:]
- 2025-08-29潍宿高铁全线首个上跨铁路转体实现精准对接!
- 2025-08-27特色产业绘就秋日好“丰”光 果蔬飘香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2025-08-24宿州市财政局成本预算绩效评价破解公交运营困局
- 2025-08-24盐城市以党建纽带促产业协同发展
- 2025-08-24泗阳:绿色与产业并举 美丽与发展共赢
- 2025-08-18在南海看见森林——我国南海岛礁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2025-08-18“科技+创意”让运博会潮起来

要闻推荐
图片精选
热点文章
精彩阅读